新闻
筒灯、射灯、投光灯等灯具用什么样的配光最好?
筒灯、射灯、投光灯等灯具用什么样的配光最好?
导语: 投射类灯具用于强调被照体,从用光角度看,IV类、V类、VI类配光都是常用的。投射类灯具用于强调被照体,从用光角度看,IV类、V类、VI类配光都是常用的。具体的区别、优缺点,请接着往下看。首先,我们简单看下这几类配光的出光方式:IV类配光:前后(R0- R180)强不对称,左右(R90- R270)对称。          V类配光:光型呈圆形,灯笼状,光束角可窄可宽。VI类配光:宽光束角,偏方形,和V类有点相似,左右对称,前后不对称,光向四面展开。重点照明之投光灯小型投光灯大都用于重点照明,市面上V类配光居多。尽管窄V类本身“防眩光”,还是要注意灯具结构上的截光或遮光设计。重点照明之射灯射灯作为最常见的重点照明灯具,大部分采用V类窄光束配光,其出光效果类似于“手电筒”。但是,我们要说但是了,用得最广泛的,就代表是最好的吗?问 题 1V类极窄配光用透镜中央有盲区,而反射杯外形过大影响外观。如果想要柔和的出光效果,利用磨砂遮光罩则会牺牲一定的光强。▲如图所示,通常大功率射灯都要使用多颗光源,如果用的是左边和中间两种配光(V类),注意红框内截图,光线重合度低,结果就是在被照物上容易出现重影。而最右边的IV类配光重合度高,聚焦段长,则不容易出现前面提到的问题。问 题 2如果对被照体的塑形不确定,IV类配光可能比V类更好。如图,这是一幅艺术作品,通常对于艺术的解读会有多种多样,上图的打光方式则把重点放在人体的后背,但作者原本要表达的重点是怎样呢?很多时候我们无从得知。对于艺术作品的打光,我们强调尽量不要破坏本身的意图。此时,使用V类配光对被照体的塑形考虑不周,过于强调某个部分而丢失掉整幅画的意境,使用聚焦段长的IV类配光能均匀地照亮整幅画,它们效果如下:▲IV类(右)相比V类(左)配光,聚焦段长,能更大范围地照亮画面。问 题 3边际出光的锐与柔。照明效果首先当然是照明设计的问题,位置和角度很重要,但灯光本身的锐和柔也很重要:灯具边际锐和柔取决于配光,相同光束角的结果相差很远,可见光型很重要。▲左右两个射灯光束角一样,且都是单轴下出光,但从软件模拟的效果来看,光斑有明显区别。仔细看配光曲线,可以发现50%光强的延伸轴线不一样,一个延伸较窄,一个比较宽。一般照明之筒灯筒灯大部分时间被当做一般照明工具来使用,几乎都...
[ 2019 - 03 - 12 ]
全国网红夜景打卡点,原来中国这么酷!
全国网红夜景打卡点,原来中国这么酷!
导语:2019年,是日本摄影师RK拍摄城市的第六年。不过他确实没料到,自己会因为一组拍摄中国城市的照片在INS上爆火!最先走红的,是一组5D魔幻山城重庆的美图!第二个城市,是重庆的老邻居成都。比起山城的赛博朋克感,成都则穿上了一层传统的华裳!满目的中国红,加上西部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,纯粹的中国风味,反倒让成都演绎得极好!RK为重庆、成都、香港、台北拍摄的这组摄影作品,让全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!它是酷的,更是美的,而我们在繁忙生活中,错过了太多平凡之美!别的摄影师总喜欢“极简”,RK却偏要把画面挤得满满当当!随着RK影响力的增大,竟也衍生出一个专门的摄影流派——dense(密集)!1982年出生于东京的RK,从小就偏爱设计。20多岁从一所艺术大学毕业后,他常年在本国做艺术设计工作,于是在摄影中追寻秩序和规律,也成了RK的执念!为了甩掉自己宅出来的一身肥肉,RK每日坚持在各种街道慢跑、穿梭。在锻炼的同时,RK发现了城市街道明明时刻被关注,却没人发现它平凡又别样的美!那时的他,对摄影一无所知,只是举起自己的苹果手机,拍下跑过的场景!生活的惊喜总是不期而遇,所有的努力都会开花结果,在手机摄影界闻名后,RK对摄影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。他开始使用单反,不停地追逐更精致的画面,他的摄影不只是构图、色调,更是为了讲述那一瞬间的故事!为此,他可以举着几十斤的摄影器械,在一个地方蹲上几个小时,一抓拍到想要的光影便欣喜若狂。 每个城市,都有热闹的道路、拥挤的人群;每个城市,都有守望的窗口、等待的目光!人们喜爱一个城市,因为这里生长着喜爱的人,或是盛放了自己的岁月和故事!再平凡的街景,有故事、有温情、有沉淀!在艺术家眼里都动人,要抓住生活中的美,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!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/图 来源:中国照明网
[ 2019 - 03 - 08 ]
筒灯、射灯、投光灯等灯具用什么样的配光最好?
筒灯、射灯、投光灯等灯具用什么样的配光最好?
导语: 投射类灯具用于强调被照体,从用光角度看,IV类、V类、VI类配光都是常用的。投射类灯具用于强调被照体,从用光角度看,IV类、V类、VI类配光都是常用的。具体的区别、优缺点,请接着往下看。首先,我们简单看下这几类配光的出光方式:IV类配光:前后(R0- R180)强不对称,左右(R90- R270)对称。          V类配光:光型呈圆形,灯笼状,光束角可窄可宽。VI类配光:宽光束角,偏方形,和V类有点相似,左右对称,前后不对称,光向四面展开。重点照明之投光灯小型投光灯大都用于重点照明,市面上V类配光居多。尽管窄V类本身“防眩光”,还是要注意灯具结构上的截光或遮光设计。重点照明之射灯射灯作为最常见的重点照明灯具,大部分采用V类窄光束配光,其出光效果类似于“手电筒”。但是,我们要说但是了,用得最广泛的,就代表是最好的吗?问 题 1V类极窄配光用透镜中央有盲区,而反射杯外形过大影响外观。如果想要柔和的出光效果,利用磨砂遮光罩则会牺牲一定的光强。▲如图所示,通常大功率射灯都要使用多颗光源,如果用的是左边和中间两种配光(V类),注意红框内截图,光线重合度低,结果就是在被照物上容易出现重影。而最右边的IV类配光重合度高,聚焦段长,则不容易出现前面提到的问题。问 题 2如果对被照体的塑形不确定,IV类配光可能比V类更好。如图,这是一幅艺术作品,通常对于艺术的解读会有多种多样,上图的打光方式则把重点放在人体的后背,但作者原本要表达的重点是怎样呢?很多时候我们无从得知。对于艺术作品的打光,我们强调尽量不要破坏本身的意图。此时,使用V类配光对被照体的塑形考虑不周,过于强调某个部分而丢失掉整幅画的意境,使用聚焦段长的IV类配光能均匀地照亮整幅画,它们效果如下:▲IV类(右)相比V类(左)配光,聚焦段长,能更大范围地照亮画面。问 题 3边际出光的锐与柔。照明效果首先当然是照明设计的问题,位置和角度很重要,但灯光本身的锐和柔也很重要:灯具边际锐和柔取决于配光,相同光束角的结果相差很远,可见光型很重要。▲左右两个射灯光束角一样,且都是单轴下出光,但从软件模拟的效果来看,光斑有明显区别。仔细看配光曲线,可以发现50%光强的延伸轴线不一样,一个延伸较窄,一个比较宽。一般照明之筒灯筒灯大部分时间被当做一般照明工具来使用,几乎都...
[ 2019 - 03 - 12 ]
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